观察:君子慎独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_君子慎独是什么意思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2-24 16:08:23

1、“君子慎独”的意思是:一个人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管,有多种做坏事的可能并且不会被发觉的时候,仍然能坚信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的按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不做任何坏事。


(资料图)

2、【出处】《礼记·中庸》——战国·子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3、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4、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5、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6、【译文】上天赋予的最根本的支配万物运行的原理叫做规律,遵从规律而行叫做正确的原则,修习正确的原则便是教育。

7、凡是正确的原则,都是片刻不可以背离的;如果可有丝毫背离而无咎,那就不是真正正确的原则。

8、所以明道之人于不闻、不睹之地,仍时刻保持戒慎恐惧的状态,不让最隐微处的违背正确原则的行为显现坐实,所以修行到究竟处的君子就会非常慎重他自己的每一个心念言动。

9、扩展资料《礼记·中庸》创作背景《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

10、《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11、宋代以前,学者皆主张《中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思所作。

12、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子思作《中庸》。

13、”李翱《李文公集·复性书》:“子思著《中庸》四十七篇,传于孟轲。

14、”朱熹《中庸章句·序文》:“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15、”自宋代开始,有学者主张《中庸》是子思与秦汉之际的儒者杂述而成。

16、欧阳修《问进士策》:“问:礼乐之书散亡,而杂出于诸儒之说,独《中庸》出于子思。

17、子思,圣人之后也,所传宜得其真,而其说异乎圣人者,何也?”以上两种观点各有依据。

18、现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庸》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

19、2、《礼记·中庸》鉴赏《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

20、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21、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2、《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是什么意思 对大家有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zhangbe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2

邮箱 : 51 46 76 11 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