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记者镜头下1940年代的重庆,嘉陵江边的百姓生活
重庆,又名山城,坐落在长江的上流地带。1940年代曾经是战争时期的首都。重庆四面八方群山环绕,由于位于盆地的边沿,两条河流汇聚之处,终年云雾缭绕,被誉为“山城”,“雾都”。以下是40年代重庆的一系列旧照,由美国的一名记者在重庆拍摄。这些旧的照片,是山城的人们在那个时代的生活景象和他们的心灵状态。这张照片是四十年代嘉陵江上的一个女人在洗衣。长江的上端分支嘉陵江,因为它从陕西凤县的东北部流过嘉陵峡谷而被命名。嘉陵江从陕西开始,经过南充,在重庆朝天门与长江相接。
(资料图)
朝天门重庆上世纪40年代。朝天门坐落在嘉陵江和长江相接的重庆渝中半岛,是重庆老城十七个古老的城门中的一道大门,上面刻着“古渝雄关”。朝天门是重庆最大的水上客运码头,它是两个长江的中心。那时候,朝天门的港口,熙熙攘攘,熙熙攘攘。
上世纪40年代,重庆朝天门,两位女士驾着一顶滑竿的轻便马车。40年代,重庆城里到处都是挑水、挑货、抬竹竿等以体力为生的壮汉。
40年代朝天门,一组游客正带着一丝好奇心,迎着相机的镜头。
上世纪40年代,重庆,一家手工制造的毛笔。在这间小屋的墙壁上,可以清楚地看见上面写着:国家兴亡,人民的责任。
上世纪40年代,重庆一位老人带着一群小孩学习。40年代,尽管战火纷飞,但重庆的民风依然很好,人民的情绪也很活跃。
重庆40年代,老师在一所小学教导孩子。40年代重庆,大陆各地的大学、中学纷纷向内迁移,成为当时的教育支柱。
40年代重庆,一位读书人,代为书写家庭信件。在那个时代,一封信就能换一笔钱。
上世纪40年代重庆,一家三口同住一家的人聚在一起用餐。从餐桌上的食物可以看出,那时的重庆平民的日子还算不错。
看完了给小编点个赞吧,由衷谢谢大家了。
关键词: 百姓生活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zhangbe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 : 51 46 76 11 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