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头条丨被欧美“卡脖子”40年,核磁共振仪完成国产替代!价格断崖下跌95%

来源:潇湘晨报 时间:2023-04-01 01:12:57

一提到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璀璨明珠”,核磁共振仪便首当其冲,它的出现使不少“疑难杂症”无处遁形,是无数患者的福音。但也因其上万元的诊疗门槛,使许多患病家庭望而却步。


(资料图)

近年,我国把核磁共振检查纳入医保补贴内容。但据了解,目前,核磁共振检查收费标准仍然不低,例如,在颈椎疾病和关节肿瘤等核磁仪使用频率高的检查上,费用在1200元至1500元不等。有患者甚至表示:宁愿忍着病痛,也不舍得在一项检查上花这么多钱。

01、进口价3000万的“吞金兽”:关机一次损失60万元

过去的30年里,核磁共振仪的生产技术一直被欧美等国家垄断,我国花高价从海外进口。据报道,一台核磁共振仪的进口价都在3000万左右,因此被业界称为“吞金兽”。

而且,核磁共振仪一旦开启,就不能停机。因为机器的运作需要使用大量昂贵的液氮,关机则会导致液氦挥发,重新补充需要付出60万元的代价。

此外,磁共振昂贵和复杂的维护费用也是检查费一直处于高位的原因,据统计,每月仅维护就需要1.5万美元,且维护工作还要由外国技术人员进行,十分麻烦。有数据显示:我国每100万人的人均“在用状态”,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的20%。

事实上,高额核磁共振检查费只是冰山一角,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天价生命科技”令民众心惊——有新闻报道,罕见病SMA需要靠1400万天价针续命;曾经,我国国民高发的心脏类病症,也动辄需要十几万的进口支架费、甚至上百万的移植费;11年前,美科学家研发了“溢生好”类分子技术,据称可拉长端粒,提振生命活力,却需花150万天价购买入场券。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研发投入也在加大力度,越来越多生命科技,开始变得人人可及。

02、进口天价生命科技,有望“人人可及”?

近日,由国内联影医疗研制出3.0T核磁共振成功上市,据报道,目前,采集一台国产核磁共振仪为290万元,相较于进口,下降了95%以上。“核磁共振仪是我国自主研发高端医疗设备里程碑事件,相关检查费用或会迎来断崖式下跌,消息令人振奋”,业内人士称。

同样为之振奋的是,被称为青春分子的“溢生好”类辅酶1号分子,也终于完成国产产业化落地。

据悉,该分子技术最早起始于11年前的哈佛保罗老龄研究所。在后续美、日等国的临床实验中,39-58岁中老年参与者在该“溢生好”类分子干预后,生命活力得以优化。

据悉,该分子首次亮相时,全球最大试剂网站SigmaAldrich上,其原料报价高达每克2.3万元,成品分子剂上市时,更是被一路炒到100万元一瓶。如此天价,却并没有限制它被人们追捧——业内人士透露,发源地哈佛实验室几乎每天都会收到致电,求取该分子的获得渠道。

2017年,国内科学家成功发明全酶法提取技术,国产版“溢生好”类分子剂终于成功量产落地,成本断崖式下降95%以上。资料显示,目前国内该类分子剂的市场份额,75%以上由国产占据。根据京东-商智数据,国产版“溢生好”门槛在三位数左右,一二线城市39-57岁中年男性为其主要受众。

与此同时,心脏支架也从动辄数十万元的进口到医保报销后几百元的“国产平替”;1400万进口罕见病针也有望完成进口替代:据悉,我国已宣布,相关科研人员在2022年第一季度正式启动人类临床,国内版本罕见病针正在加速实现。

03、累计为患者减负3000亿元?医保局:每个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

不久前,一场“灵魂砍价”在网上引起热议,医保代表那句“社会上任何一个小的群体,都不能放弃”,引人动容。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生而平等,生命科技不该长期受困于贵价进口,“天价”也不应该是放弃小部分群体的借口。

据报道,近年来,国家医保一直在动态调整、优化药品目录这件事上努力,500多个临床价值高、患者获益多的药品纳入支付范围,价格平均降幅在50%到60%,累计为患者减负3000亿元。

通讯员程宇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jiaoyu.zhangbei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2

邮箱 : 51 46 76 11 3 @qq.com